觀長白丨“地趴糧”搬家住“新房”
816.16億斤!近日,今年糧食產量數據公布。吉林又迎豐收年,白山鬆水間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今年收成好,糧價還不錯,現在就等著價格合適把糧賣咯!”看著黃燦燦的玉米,吉林省梨樹縣喇嘛甸鎮興達農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姜鐵軍笑容滿面。
裝滿玉米的“玉米樓子”。
在姜鐵軍的合作社內,玉米滿滿堆放在成排的由鋼管和鐵絲圍成的筐內,有的筐子還蓋上了塑料薄膜。“這是我們今年在政府指導下新建的儲糧裝具,農村一般俗稱‘玉米樓子’。別看工藝簡單,它們可是解決了‘地趴糧’,發揮了大用處。”
“往年玉米收了就往地上一擱,賣的時候再處理。每年11月左右,我家玉米就全買了,怕雪。去年雪下得早、下得大,怕糧食受影響就趕緊賣了,但賣不上價,放久了又怕玉米給捂壞了。”姜鐵軍想起去年11月份的大雪,仍舊覺得惋惜。“今年不一樣,我家玉米‘搬家’住‘新樓’了,前段時間下大雪,到現在玉米都基本沒受影響,我們也從‘看天賣糧’到‘看價賣糧’了。”
農民正在將玉米放入儲糧倉中。
在東北地區,受儲糧習慣和儲糧條件影響,往年很多農民秋收后直接將玉米堆放在院子或地裡,俗稱“地趴糧”。
“地趴糧”容易因鼠害、生霉造成一定的糧食產后損失。秋糧收獲后,“地趴糧”在遇到異常雨雪天氣或氣溫反復的情況下,糧堆底部通風不暢,底部玉米穗極易生霉,存在壞糧風險,不僅造成糧食損失,降低糧食品質,還影響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
2022年,吉林省深入落實糧食節約行動,全面開展農戶安全儲糧及“地趴糧”整治工作。在吉林省中西部糧食主產區,通過推進庭院立體儲糧、建設集中儲糧點、完善糧食產后服務等措施開展“地趴糧”整治,有效減少糧食損耗,促進農民節糧增收。
通過機械將玉米放入儲糧倉。
“以往也聽說過建‘玉米樓子’,但一是想著要花錢,二是沒細算綜合收益,所以一直沒行動起來。”姜鐵軍的合作社所在的喇嘛甸鎮,今年加大對庭院立體儲糧推廣力度,通過政策補貼、入戶講解等多種方式,實現了立體儲糧率達100%。
“11月初那會兒,玉米一斤一塊一 ,現在一塊三左右。今年我家是自己訂材料做的鋼結構儲糧裝具,一個筐能裝大概15000斤玉米棒子,造價300多塊錢,地方政府還給我們補了100多塊錢。今年這增收的錢完全足夠覆蓋成本了,往后就是淨收益。”關於立體儲糧的成本和收益,姜鐵軍算了一筆賬。
自制鋼結構儲糧裝具。
糧食“入庫”“上樓”,腰包越來越鼓。立體儲糧不僅讓農民在賣糧時有更多選擇,減少的糧食損耗,也帶給農民實實在在的收益。“我們喇嘛甸鎮總共種植玉米的農戶有5539戶,種植面積 8053公頃,產量在10.1萬噸左右。今年新建的立體儲糧倉有自制鋼結構儲糧裝具、木質簡易儲糧裝具和PVC網圍囤等多種樣式。按照立體儲糧減少鼠害及霉變3%左右估算,預計減少糧食損失0.24萬噸,價值576萬元,人均增收192元左右。”喇嘛甸鎮黨委書記高艷梅介紹。
目前,吉林省已累計建設農戶科學儲糧示范倉48.1萬套,帶動農戶自制各類儲糧裝具150萬套。截止到2022年11月底,吉林省農戶立體儲糧率達到佔90.5%,其中,吉林省西部“地趴糧”問題突出的14個重點縣市立體儲糧率達到80.8%,其他縣市立體儲糧率達到98.7%,實現基本消除“地趴糧”的年度任務。
文字:鄭智文
圖片及視頻素材:中共梨樹縣委宣傳部
視頻剪輯:石天蛟
LOGO設計:姜迪
策劃:孟海鷹 鄭智文
統籌:朱思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