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長白丨冬天,冰封的黑土地上還能收獲些什麼?
“當天摘當天送,這些菜可新鮮了。”
吉林長春今冬的第一場大雪剛過,記者來到公主嶺市恆通現代農業產業園內,隻見一群往年此時已“貓冬”的農民們仍在忙個不停,熟練摘下大棚內剛成熟的蔬菜,裝好箱為運輸做准備。
大棚內栽種的蔬菜
產業園內,50多棟大棚整齊排列,果蔬綠植有序分布其間,棚內滿目翠綠,生意盎然。室外氣溫已是零下,室內則溫暖如春,棚內的溫度計顯示為17攝氏度。
冬季的東北天寒地凍,溫室大棚內怎麼保溫?公主嶺市恆通現代農業產業園經理陳靜解答了記者的疑惑。
“像農村裡農民們自家建的暖棚(日光溫室),主要靠太陽光供熱保溫,其他的保溫措施相對少一些。陽光晴好時,棚子裡能有個二十來度。天黑前,給大棚蓋上厚棉被保溫,有的合作社也會集中供熱。”陳靜介紹。
“冬季暖棚種菜,最怕的是連續好幾天陰天。”在大棚內,陳靜走到一排暖氣管前停下了腳步。“為了避免此類情況,我們給每棟棚都裝了物聯網系統和暖氣。物聯網系統依靠棚內的多功能傳感器,一旦監測到溫度不夠,手機上就會收到提醒。同時,棚內都裝上了暖氣管,部分新建的溫室還鋪設了地熱,通過生物質燃料供熱,盡量保証室內溫度穩定。”
大棚內栽種的綠植
過去,為了保障冬季的“菜籃子”,囤秋菜幾乎成為東北家家戶戶必須要做的功課,白菜、土豆、大蔥這“老三樣”伴隨整個雪季,蔬菜水果供應跟不上老百姓的需求。現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物流運輸發達,在冬天,老百姓也能吃到各式各樣的蔬果。
今年以來,吉林省實施“百萬畝棚室建設工程”,不斷提升冬季“菜籃子”穩產保供能力。2022年,吉林省新建棚室2.8萬畝、規模園區63個﹔目前吉林省各類棚室共計73.3萬畝,初步測算今年冬季蔬菜自給率將突破12%。
溫室內的育苗中心
在離恆通現代農業產業園幾十公裡外的公主嶺市懷德鎮三裡堡子村,村民們正在為香蔥收割忙碌。今年,村子響應“百萬畝棚室建設工程”,約400畝地新建起了大棚,讓香蔥產量又邁上一個新台階。
56歲的村民王艷杰,今年便新裝了兩棟大棚。此刻,新一茬香蔥已成熟,雇請的二十多個鄰村村民正幫著收割打包。“現在政策好,新建大棚還有補貼呢。”王艷杰笑著說。
為加快推進實施“百萬畝棚室建設工程”,吉林省財政重點支持30畝以上規模園區棚室建設、城市“菜籃子”保障基地建設和棚膜經濟大縣發展。同時,支持村黨支部領辦棚膜蔬菜種植農民合作社,對農民散建棚室進行補助。
長春市綠園區合心鎮東安村大棚內種植的香蔥
早在十幾年前,三裡堡子村便發展起棚膜經濟,“起初棚裡種西紅柿、黃瓜、葉菜等等,現在主要種香蔥。”村黨支部書記李小甫介紹,村子共有1523棟大棚,已經形成了香蔥種植產業集群,遠銷全國各地,年銷量可達7400萬斤,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萬元。
村民正在打包剛收割的香蔥
香蔥的香味,不僅飄向遠方的市場,還召喚在外的游子回家。近年來,村裡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輕人返鄉創業,回到黑土地上扎根。村民於德早些年在青島打工,幾年前回到村子,現在已經建起十幾個大棚種植香蔥。
“按一棟大棚1000平方米來算,平均下來每棟產量約1萬公斤,按照每公斤4元錢計算,除去種、肥和管理的費用,每棟大棚的收益得有2萬多塊錢。”於德算了一筆賬,“冷棚建設成本六萬左右,普通的暖棚成本高點得十來萬。冷棚種香蔥一年三茬左右,暖棚一般會多一兩茬。一合計,收益還是挺樂觀的。”
“通過發展棚膜經濟,吉林省在全力保障‘菜籃子’供給的同時,還極大地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吉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吉林省棚室內種植蔬菜品類,既有北方傳統的油豆角、櫻桃等,還有火龍果、木瓜等南方優質水果。每年夏季南方蔬菜生產淡季,外運北方優質夏菜250萬噸,為全國蔬菜消費提供保障。
文字:鄭智文
圖片素材:鄭智文、公主嶺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姜雨思
視頻素材:公主嶺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姜雨思
視頻制作:石天蛟
LOGO設計:姜 迪
策劃:孟海鷹 鄭智文
統籌:朱思雄、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吉林頻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