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時關心 日日研判
長春公安鍛造打擊犯罪“鋒芒利刃”

在吉林長春,民生“小案”被高度重視。面對人民的利益,長春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楊維林態度鮮明,“今天再晚都是早,明天再早都是晚,百姓的事一刻也不能耽誤。”
在吉林長春,“刑事警情研判”工作調度會日日召開,每日研判的大多是小案。長春市公安局黨委全力支持保障基層公安案件偵辦,抓細抓實刑事警情日研判,提升實戰效能。
在吉林長春,全市廣大公安民警、輔警盡銳出擊,堅持大案快破、小案不放過,“打、防、管、控、服、宣”齊頭並進……一幕幕溫暖的瞬間繪就平安畫卷。
……
2021年12月下旬以來,長春市公安局立足主責主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建立“刑事警情日研判”工作機制。全市各區分局、縣(市)局、相關支隊主要負責人每日通過視頻會議研判刑事警情,目的隻有一個:把准警情“脈搏”,提高破案率,降低發案率,堅決維護社會穩定、保障人民安寧,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安全感和幸福感。
長春市公安局黨委專題研究刑事警情日研判工作機制運行情況。(資料照片)
強化組織推進 破除部門信息壁壘
截至7月底,全市刑事案件立案8294起,同比去年18041起下降54%﹔刑事案件破案4051起,同比去年2845起上升42.4%﹔刑事案件破案率48.8%,與去年15.8%的破案率相比,提高了33.1個百分點。那麼,他們是怎樣實現既打得好又防得住的理想效果呢?
刑事警情日研判是長春市公安局黨委牢牢抓住刑事案件發案規律,結合長春實際情況推出的重要舉措。
長春市公安局建立“早研判——日合成——周會商——月總結”四級刑事警情研判合成作戰會商機制,成立每日刑事警情研判合成作戰領導小組,通過整合資源、明確職責分工,重拳打擊違法犯罪、大力整治社會治安問題、攻堅化解各類安全隱患,全面推行多偵手段同步上案、跨區域案件整體聯動、網上網下一體化作戰等合成作戰模式,最大限度形成打擊犯罪合力。
長春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召開刑事警情日研判工作會議。(資料照片)
時間上緊盯,運行上串並,資源上共享。市縣兩級刑偵副局長每天研判前24小時刑事警情,調度前48小時、72小時指令反饋,統籌現場勘查、走訪調查、視頻調取、軌跡數據,集中網安、刑事技術等各類資源手段,盯住現案破。
5月11日,雙陽區分局北山路派出所接到居民報案,稱自家經營的超市被盜現金4500元。接警后,民警與刑事技術人員立即趕赴現場開展偵查工作,現場勘察后,派出所所長組織辦案民警參加了當日的“早研判”工作會。
“通過研判及每日追蹤偵察,我們得出結論:該案犯罪嫌疑人應是前科人員,流竄作案已不在雙陽域內。在6月6日的市局刑事警情研判會上,九台區分局匯報的超市被盜案第一時間引起了我局研判組的關注。”長春市公安局雙陽區分局副局長焦樹軍介紹,警情研判會一結束,九台區分局就共享了案件信息。
“有了更多的線索,加上相關部門的支持,我們很快確認了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辦案民警經過2天蹲守,在6月9日將犯罪嫌疑人抓獲。”焦樹軍表示,現在獲得其他分局的信息更直接了,串並案件偵察更順暢了,有效整合信息形成合力,破案也更快了。
各派出所每日9時組織民警研判轄區內前24小時發生的刑事案件並形成研判報告上報至分局合成作戰中心﹔各分局每日14時集中研判合成作戰,部署每起案件的偵查措施,督促各派出所研判指令落實情況,並在市局每日研判會上匯報,推動案件快速偵破。
站在全市的角度進行日研判、日調度,長春市公安局實現了案件深入研判、線索深入挖掘、分局深入聯動,全面吹響了打擊違法犯罪的“沖鋒號”。
緊盯刑事警情 持續跟蹤包保案件
從警情出發,用研判思維,長春市公安局黨委通過“周會商”“月總結”對近期案件進行跟蹤調度、研判匯總,針對跨兩區及以上的同類案件進行串並聯合辦理,針對多發性、系列性侵財案件,主管刑偵的副局長簽發研判指令,組織全市開展專項打擊行動。
“每天工作第一件事就是看《聯指快報》中的警情案件,總體把握全市刑事案件發案破案情況,各區分局、縣(市)局‘一把手’每天緊盯警情和現案,協調動用一切資源手段,推動案件快偵快破。”八個月來,楊維林累計對750起警情案件作出批示,隨時會對案件偵辦情況給相關單位“一把手”打電話調度工作進展,讓“一把手”引起重視關注,並把對案件的重視層層傳導到每一名同志。
7月5日,長春市公安局長春新區分局萬順派出所接到報警稱,車窗被砸,車內后座的手包、現金、銀行卡等被盜。接到報警后,辦案民警迅速趕到現場。“市區兩級公安機關主要領導對此案高度重視,調度案件工作情況,我們調取了現場周邊大量監控視頻,對案情進行研判分析,在網安大隊的配合下,最終確定了嫌疑人身份,7月6日晚上就將嫌疑人抓獲了。”長春市公安局長春新區分局萬順派出所民警馬建國說。
快速偵破民生“小案”,主動“串聯”同類警情,“去年12月28日,我們接到群眾報警稱,駕車行駛過程中可能遭到了‘碰瓷’。”長春市公安局朝陽區分局自由大路派出所所長蔡亮說,接警后,民警通過天網探頭,反復觀看視頻,確認報案車輛存在“被碰瓷”的可能。
隨后,民警調取了大量犯罪嫌疑人的收款數據進行研判,發現嫌疑人經常出現2000元到3000元不等的收款記錄。“根據嫌疑人收款記錄,我們串並梳理了12起同類警情。”蔡亮介紹,經過20多天的奮戰,通過犯罪嫌疑人收款數據查詢和與被害當事人核實,共破獲了89起“碰瓷”案件,追繳贓款11萬余元。
長春市公安局綠園區分局就近日重點刑事警情研判分析。(資料照片)
“過去辦案基本上是‘單打獨斗’,現在機制流程得以理順,情指、網安等偵查職能部門都參加研判會,不僅給各個部門間增加了交流研判案件的機會,也加速了破案的過程。”長春市刑警支隊八大隊大隊長倪東雷介紹,每日警情研判調度會不僅讓各個部門協同作戰,而且提升了區、縣兩級公安分局及派出所對案件的重視程度,所有案件都能以最快速度進入偵破流程。
緊盯民生警情,持續跟蹤包保案件,長春市公安局努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讓社會大局穩定的“安全帶”系得更緊。
分析案件態勢 高發案件快偵快破
“防風險、除隱患、降發案、保平安”,刑事警情日研判制度運行八個多月以來,長春市公安局不斷總結經驗,根據警情案件發展趨勢,集中精力、集中力量,將刑事警情日研判制度不折不扣落到實處,快速查處案件取得實效。
“聯合全局研判案件,相關部門同步出警、同步勘查,各個部門的優勢力量集合,全面提高了案件偵辦的質量和水平。”長春市刑警支隊副支隊長謝恩輝介紹,已過48小時、72小時“破案黃金期”的未破案件,由專人負責包保、匯報偵辦進展,持續跟蹤調度。
“4月19日我們接到報案,當事人稱經營的煙酒商店被盜。處於疫情期間,嫌疑人作案時間和當事人報案時間相隔有一段距離,給我們取証增加了難度。”提起警情研判工作,長春市公安局經開分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高勝極回憶起了疫情期間的一起案件。
“我們立即組織精干力量成立專案班,對現場及周邊進行了細致地勘查和走訪。經過調查發現嫌疑人在4月4日、8日、11日相繼作案,由於嫌疑人多次使用環衛三輪車前往案發地點,我們就對轄區內環衛工人進行排查,但都不符合嫌疑人特征。”高勝極說,由於案發地附近工廠較多,專案班初步研判可能是工廠工人作案,隨即又對附近十余家工廠進行排查。
“疫情期間進廠排查有一定困難,但我們始終沒有放棄,堅持每日做核酸,逐一工廠排查確認。”高勝極說,直到5月16日,又接到當事人報案,經過偵察對比,發現這次嫌疑人和之前三次作案手法相似且有意識地選擇了監控較少的轉移路線。專案班調取了嫌疑人逃跑路線沿途50余個小時視頻,反復排查,最終確定了嫌疑人身份,正是附近工廠司機,符合研判結果。“有了之前研判的基礎,加上實地走訪,網安、技術等部門的支持,我們三天就破了案,追回被盜煙酒、挽回群眾經濟損失五萬余元。”
長春市公安局南關區分局清明街派出所通報轄區內重點刑事案件研判成果。(資料照片)
警力跟著警情走,全市各級公安機關不僅是案發后研判規律,更有案前的研判以掌握各類違法犯罪動向,據此有針對性地開展預防,通過每日刑事警情研判常態化帶動案件深度研判梳理,推進全局防控模式實現整體升級,發案率大幅度下降。
通過數據比對,研判某類案件發案態勢,確定案件高發時區,並查找治安亂點,找出防范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刑事警情研判制度既盤活了警力資源,也大大提高了防控的針對性,提升了公安機關維護社會穩定的能力。
採取雷霆手段,發起凌厲攻勢。刑事警情日研判工作開展已近八個月,全市命案破案率保持100%,八類嚴暴案件破案率96.5%,同比去年92.7%提升3.8個百分點,全市破獲傳統盜搶騙案件1388起,同比去年845起提高64.3%。
長春市公安局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以區域“零發案”推動全市“零發案”,為長春發展振興創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