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中國科技 自立自強(盛會進行時)

本報記者 劉 峣 葉 子
2022年10月20日09:0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圖①:天問一號巡視器(左)和著陸器。
  新華社發(國家航天局供圖)
  圖②:國產大飛機C919試飛。
  新華社記者 丁 汀攝
  圖③:“蛟龍”號載人潛水器與“向陽紅09”母船。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攝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集聚力量進行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堅決打贏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連日來,科技強國的建設成就和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目標在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引發熱議。代表們紛紛表示,要勇於創新、頑強拼搏,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建成世界科技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闊步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超級計算機、衛星導航、量子信息、核電技術、大飛機制造、生物醫藥等取得重大成果,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十年來,我國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十年來科技強國的建設成就,讓奮戰在科技創新一線的代表倍感振奮、干勁十足。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正在由航天大國向航天強國邁進。”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楊宏說,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將於近期發射,計劃今年底完成空間站建設任務。“空間站工程是科技強國、航天強國建設的重要引領性工程,我們要進一步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貫徹新發展理念,腳踏實地,為實現我國航天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再立新功。”楊宏表示。

  黨的二十大代表,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黨組書記、應用研發首席科學家孟祥飛表示,近年來中國超級計算進入輝煌發展期,“天河”新一代超級計算機在世界超算領域實現多項領跑,在氣象、基因科技、先進制造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有力支持了科研攻關和產業技術突破。“‘天河’的每一次成功和突破都離不開自主創新。作為科技工作者,我們將以更飽滿的熱情推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把超級算力轉變為更多創新生產力。”孟祥飛說。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高級技師周皓見証了中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進入海洋最深處的探索歷程。“截至目前,‘奮斗者’號已累計下潛125次,其中萬米下潛21次。可以說,‘奮斗者’號極大推進了中國深海科學研究進程以及中國在世界深海領域的話語權。”周皓說,“黨中央給予深海深地探測極大的支持和鼓勵。未來,我們會更加努力,在核心技術上取得更多新突破。”

  科技創新體系激發創造活力

  報告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完善黨中央對科技工作統一領導的體制,健全新型舉國體制,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優化配置創新資源,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

  近年來,中國堅持以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從頂層設計繪制藍圖到為科研人員“鬆綁”、鼓勵“揭榜挂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科技體制改革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發展,激發了廣大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

  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吉林大學化學學院教授於吉紅帶領的科研團隊,在分子篩功能材料的創制研究中實現了很多“從0到1”的突破。她說,中國在基礎研究投入方式和評價機制上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改革,鼓勵科研人員勇闖“無人區”、甘坐“冷板凳”,從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面臨的實際問題中凝練科學問題。

  “企業處於市場最前沿,是最活躍的創新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構建國家創新體系的生力軍。”黨的二十大代表,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總工程師付玲表示,企業在科技創新體系構建方面可以發揮多方面優勢。“企業能夠有效集聚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等各類創新要素,發揮重大基礎技術研究平台和產品開發平台的輻射力、帶動力、整合力。龍頭企業應發揮承上啟下、連接左右的作用,完善創新鏈條、貫通產學研用,建構龍頭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付玲說。

  加快步伐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報告指出,加快實施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經過多年努力,中國科技整體水平大幅提升。展望未來,受訪代表表示,廣大科技工作者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乘勢而上,大展宏圖。

  “核心技術、關鍵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必須靠自己去探索、創新。”黨的二十大代表、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特級技術專家姜文盛說,航空科技工作者應自覺擔當起航空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國家隊角色和使命,圍繞打造航空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國家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促進航空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我國發展獨立性、自主性、安全性。

  “對於企業而言,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具有重要意義。”黨的二十大代表、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別專家張連鋼介紹,近年來,山東港口建設了全球首個融入“氫+5G”的智慧綠色碼頭、全球首創港口集裝箱智能空軌集疏運系統,以科技創新賦能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

  “下一步,我們要聚焦山東港口承擔的各項科技創新重點攻關項目,著力解決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為科技強國、海洋強國、交通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張連鋼說。

  培養創新型人才是國家、民族長遠發展的大計。報告提出,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黨的二十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教授張立同說,高校在培養一流科技人才、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方面義不容辭。

  “作為一所具有國防科技特色的高校,西北工業大學的材料學科承擔著很多國之重器的材料研究項目,在國際和國內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形成了‘產學研’結合的學科發展道路。我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國防科技領域持續培養一流人才。”張立同表示。

(責編:王帝元、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