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視頻】e起點贊長春這十年|區縣領導訪談·公主嶺市

2022年10月09日10:00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中共公主嶺市委副書記、市長趙師騏

一、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吉林考察調研,並在很多重要會議上多次提到東北及吉林的振興發展,貴地是如何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為吉林全面振興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公主嶺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上來,認真領會,不負厚望重托,以高度的政治、思想和行動自覺,抓好貫徹落實。在政治站位上,公主嶺站在堅決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賦予的“新擔當、新突破、新作為”重大職責使命,牢牢把握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主線,緊緊圍繞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立足公主嶺實際,制定出台落實方案等文件,建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長效工作機制,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公主嶺落地生根,持續加強黨的建設,努力為全省大局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在思路目標上,我們深入把握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實省委“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和市委“六城聯動”戰略部署,確立了“加快建設長春現代化都市圈新型中等城市,把公主嶺打造成長春的新城區”的奮斗目標,錨定“八城”目標,即以高質量發展為重點,打造“實力之城”,以城鄉建管為重點,打造“品質之城”,以農高區建設為重點,打造“創新之城”,以鄉村振興為重點,打造“希望之城”,以城市品牌為重點,打造“文明之城”,以民生保障為重點,打造“幸福之城”,以社會治理為重點,打造“法治之城”,以生態建設為重點,打造“綠色之城”,不斷推動高質量發展。在系統推進上,我們制定施工圖,帶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程落地實施,按圖施工作戰,突出動態管理,緊緊抓住難點問題和重點環節,強化跟蹤督促檢查,確保各項工作上下貫通、形成閉環、一抓到底。

二、十年來,公主嶺市發展取得了哪些新突破、新成就?

十年來,公主嶺市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度融入“一主六雙”和“六城聯動”發展格局,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是縣域綜合實力得到全面躍升。十年來,我們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地區生產總值從208億元增至345.8億元,位居全省縣級首位﹔財政收入、規上工業產值、限上社零額均位居長春六縣區首位。農村人均收入實現翻番。成功入選全國現代種業示范園創建單位。先后榮獲中國優勢產業示范市、“中國好糧油”示范縣、全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先導區、中國汽車零部件制造優秀基地、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共建先行縣、全國縣城新型城鎮化建設示范縣等國家級榮譽。

二是鄉村振興深入推進。這十年,我們全力攻堅黑土地保護和種業研發兩大核心領域,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試點70萬畝、國家高標准農田項目158.81萬畝,保護性耕作達到163.8萬畝,糧食單產全國居首,糧食產能穩定在60億斤﹔堅持優化農業結構,規模以上棚膜園區發展到60個,生豬年發展量達到260萬頭。連續舉辦中國·公主嶺玉米產業博覽會,獲得“公主嶺玉米”等地理標志証明商標3件、“公主嶺大米”地理標志保護產品1件。深入治理農村人居環境,為長春市鄉村振興現場會提供3個典型模式。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長春國家農高區揭牌成立,舉辦吉林長春農高區國際玉米產業高峰論壇,科創中心項目主體建筑正式封頂,全國最大、最先進的玉米種子生產基地鴻翔種業項目部分投產,投資58億元的肉牛良種繁育融合示范園區項目和主干路網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

三是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主城區形成“六橫八縱”路網格局,工業大街、嶺東路及72米寬的嶺南大街等14條街路竣工通車。新建及改擴建102國道50.7公裡、老舊路897公裡、通屯路741公裡,屯路硬化率達到98.9%。改造雨污分流管網51.7公裡,鄉鎮污水處理實現全覆蓋。全省縣級首家地下綜合管廊投入運營,城區日供水能力達到10萬噸,日處理能力400噸的垃圾焚燒發電一期項目投入使用,二龍湖引水、高鐵站前廣場等重點項目全面竣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明珠立體游園等重點民生項目投入運營,大嶺鎮、龍山鄉等4個鄉鎮被評為全國衛生鄉鎮,城鄉功能品位明顯提升。

四民生保障和改善水平不斷提升。累計實施民生實事400余件,7570戶16011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如期脫貧。突出穩就業,城鎮新增就業、失業人員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均超過省定計劃。持續提升保障水平,城鄉低保標准同比分別增長164%和190%,城鎮職工醫保、城鄉居民醫保享受長春政策。加快城市建設,改造棚戶區3.9萬余套、老舊小區91個地塊,完成房地產開發1081.197萬平方米,21.6萬群眾居住條件得到改善。科學規劃教育布局,勝利小學、一中、四中新校址投入使用。建成東北地區最大的民營准三甲醫院,優質教育醫療服務惠及城人民。文化軟實力明顯增強,推出“德行天下公主嶺”城市名片,提煉“尚德明禮、鐘靈毓秀、豁達剛毅、誠信好客”的城市精神,啟動吉商文化園建設,完成《馬佔山》等四部大型吉劇創作,組建全省第一家鄉鎮文聯,連續10屆入選全省文明城市,被列為全國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

三、十年來,為推動地域經濟發展,貴地都採取了哪些創新舉措?

近年來,我們堅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雙提升。一是聚焦產業支撐“強動能”。做大以汽車裝備制造和農產品加工為主體的工業格局,工業立市勢頭強勁,規上工業產值穩居全省縣級首位﹔服務業佔比從33.2%上升到55.6%。台灣工業園、廣遠工業園、一汽富晟產業園形成園區效應,君子蘭基地、恆通生態園、坤聖園引領全省現代農業發展。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科技小巨人企業分別發展到39戶和26戶。通過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優勢產業發展提速、新增長點培育提高等“三大工程”,汽車零部件產業向輕量化、智能化發展,農產品加工向食品產業升級,以大嶺汽車物流園區、范家屯智慧物流園為引領的現代服務業飛速發展,種子產業基礎越發堅實,文旅產業優勢逐漸顯現。二是聚焦招商選資“引活水”。始終堅持招商為要、項目為王,出台招商“黃金十條”,圍繞十條重點產業鏈,著力招大引強,累計實現投資1133.1億元,平均年增長率15%。突出引進產業鏈上下游、科技創新型項目和重點企業,香港易商集團、中石油、中鐵建、上海韻達、中通、申通等超億元、超10億元項目簽約落地。累計開工韻達吉林快遞電商總部基地、鴻豐物流、易商紅木大嶺汽車物流園、吉林廣遠工業園等重點產業類項目219個,挖深做好全市經濟的“蓄水池”。三是聚焦服務企業“優環境”。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廣泛開展“萬人助萬企”“服務企業周”“百名科長測評”活動,努力打造最優營商環境,淨增市場主體7.6萬家,全市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業戶分別達到1.1萬家和7.7萬家,“四上”企業發展到312戶。

四、去年年底,長春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召開﹔今年6月19日,吉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10月16日,黨的二十大即將召開。新征程上,公主嶺市將如何走好新時代的趕考之路,推動長春實現振興發展全面突破。

公主嶺將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全省“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和市委“六城聯動”戰略部署,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長春現代化都市圈新型中等城市,把公主嶺打造成長春的新城區。具體來說,要突出五個提升:一是提升綜合實力。聚焦汽車裝備制造、食品加工等重點產業,加快落實“十四五”規劃項目,聚焦“十個圍繞”和新基建“761”工程,實施現代食品產業壯大、裝備制造產業改造、現代物流產業提效、現代種業提速、文旅康養產業提質、醫藥產業培育六大工程,升級汽車輕量化零部件、軸承、模具、食品等特色產業園,加快建設特色小鎮、高端制造產業孵化基地、紅旗學院,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二是提升城市功能。穩步提升城市承載能力,補齊公共服務設施、交通路網設施、市政公用設施短板,建成4.1公裡外環路﹔完成55個地塊2萬戶棚戶區、117個老舊小區改造﹔社會基本公共服務與長春同等同步,教育、醫療、科創等優質資源與長春同城同享﹔“尚德明禮、鐘靈毓秀、豁達剛毅、誠信好客”成為全民共識和行為准則,“德行天下公主嶺”城市品牌融入民心,化為民風。三是提升生態環境。鞏固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果,加快建設生態友好城市。東遼河國控斷面水質穩定在Ⅲ類,新凱河水質消除劣Ⅴ類。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佔比達到90%以上,秸稈“五化”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創建5條美麗鄉村示范帶、20個示范鄉鎮、200個人居環境整治“千村示范”村。四是提升群眾生活。始終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努力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的目標。千方百計擴大就業,城鎮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城鄉低保標准穩步提高。異地就醫實現直接結算。農村養老服務大院覆蓋率達100%。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5%,智慧校園全覆蓋。建成省內特色高水平中職學校和專業群。優質均衡公共服務體系基本形成。五是提升政府效能。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狠抓政府系統自身建設,全面提升服務效能。堅持政務公開,依法行政,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持續整治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及“四風”變異反彈。堅持集體決策、科學決策、依法決策,確保發展遵循客觀規律。為加快建設長春現代化都市圈新型中等城市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証。

點擊進入專題

(責編:馬俊華、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