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吉林省分行堅守為民情懷 以新金融行動助力吉林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為實體經濟服務是金融的宗旨。近年來,建行吉林省分行堅持以新金融行動落實新發展理念,發揮國有銀行金融主力軍作用,以新金融行動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截至今年8月末,建設銀行吉林省分行公司類貸款余額1638.48 億元,新增249.03億元 ﹔基礎設施貸款余額841.65億元,新增75.39億元﹔制造業貸款余額398.04億元,新增114.51億元﹔普惠金融貸款余額146.12億元,較年初新增19.48億元……諸多亮眼的數據讓這份成績單可圈可點。
金融棋活,全盤皆活。建行吉林省分行以聚焦主業、深耕客群、強化服務、高度協同、創新突破的定力,以有力度、有溫度、有速度的務實舉措服務地方經濟,全力以赴助力穩經濟、促發展,為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積蓄新動能、增添新活力,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闊步前行。
開渠引流 為制造業發展提供“源頭活水”
秋色轉濃,涼意漸起,但一股股蓬勃的活力奔涌在白山鬆水之間。在吉林省“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指引下,根植於發展血脈的吉林工業基因不斷振興,在金融的有力支撐下,重大項目、制造業發展如火如荼、強健發展體魄。
“2020年建廠之初,建行的工作人員就帶著我們技術建設負責人跑各種手續,給初來乍到的我們很大的幫助。”吉林玲瓏輪胎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姜陽陽說,得益於吉林省一流的營商環境、產業環境,投資50億的吉林輪胎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用121天,是玲瓏輪胎推進速度最快的項目。
今年3月,吉林省突發新冠肺炎疫情,但建行吉林省分行的服務沒有停止。“疫情期間,業務都是通過線上辦理的,建行的客戶經理上門服務,並沒有耽誤我們的財務流程。”姜陽陽介紹,5月復工復產后,玲瓏輪胎推進一期后續項目建設,建行工作人員主動到廠服務,根據企業實際制定符合實際的融資方案。
“我們從建行吉林省分行貸款了2億元,因為符合減少碳排放等相關政策,建行給我們開辟了‘綠色通道’,幫助我們降低了融資費用,貸款也很快就辦理下來了。”姜陽陽說,一期后續建設完成后,全鋼輪胎的產量將達到每天3000條,產量會比現在翻一番。
作為吉林省民營制造業企業,長春旭陽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長春為總部基地,布局輻射14地26廠(園區)。2020年,旭陽中法智能產業園項目正式啟動,建行吉林省分行零距離服務企業紓困解難,加快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我們已經和建行吉林省分行合作近15年了,建行的服務理念、服務意識、服務團隊都很好。”長春旭陽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會計師徐黎說。
長春旭陽工業集團生產車間。人民網 馬俊華攝
創新供應鏈金融模式 助力汽車業轉型再提速
用新金融行動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新金融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建行吉林省分行以供應鏈金融為切入口,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動產業鏈和資金鏈協同發展、滲透融合,打造了契合企業購、產、銷管理的配套金融服務,實現上下游全鏈條、全流程、全場景服務覆蓋。
汽車產業是吉林省支柱產業之一,自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破土動工,建設銀行便設立專業支行服務一汽集團發展。“一汽集團作為國內汽車行業龍頭之一,產業鏈條清晰、完整,我行深入分析,將金融服務與資金流、信息流及物流信息進行充分的整合,為一汽集團提供場景化、定制化、數字化的嵌入式金融服務。”建設銀行長春一汽支行行長孫正偉介紹。
在上游方面,建行吉林省分行創新推出了“e貨融通”產品,為上游供應商提供“一點接入、服務全國”的全流程在線網絡金融服務,有效盤活了上游供應商持有的訂單和應收賬款﹔在整車制造(中游)方面,建行吉林省分行提供集團現金管理、外匯結算、搭建科技服務平台、黨建共建等延伸服務﹔在下游方面,提供“e銷通”供應鏈金融服務,緩解下游經銷商庫存資金壓力,解決流動資金短缺的痛點﹔在個人終端方面,通過“e銷通”業務聯動開展“E銷分期”業務,打通汽車產業鏈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裡”。
“依托互聯網思維和前沿科技,我們不斷優化流程、創新金融產品,保証供應鏈服務向前推進、不斷鏈。”孫正偉說。
吉林省吉剛汽車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剛汽貿)是省、市一類定點採購單位,也是一汽大眾銷售公司特許指定的經銷商。“企業能發展到現在和建行的支持是分不開的,今年疫情期間汽車銷售困難,公司資金周轉困難,建行主動幫助我們續貸,使企業渡過難關。”吉剛汽貿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李士東說。
“雪中送炭才是真感情,企業成立之初就和建行合作,如今已經20多年了。我們互相信任,也共同見証了彼此的成長。”李士東介紹,建行的軟件、硬件服務提升很快,足不出戶就能通過網上辦理各種業務,對企業來說“一點對全國”的業務便捷高效。
深耕綠色金融 為美麗吉林建設增綠添彩
綠色金融是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重要助推力量,建行吉林省分行始終牢記國有金融重器的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在新發展階段加快培育綠色金融優勢,持續提升綠色銀行專業能力,為美麗吉林建設插上“金融翅膀”。
“我們以循環農業以及相關農業技術開發應用為主業,對鹽鹼地進行生態綜合開發和種植運營。”鬆原市善鑫農業有限公司副總裁韋大偉介紹,該公司將鹽鹼地改造成符合種植標准的農用耕地,通過有機水稻種植和秸稈綜合資源化利用,實現農業廢棄物還田再循環,提升耕地質量的同時修復生態環境。
鬆原市善鑫農業有限公司的高標准農田。人民網 馬俊華攝
“萬事開頭難,2014年在公司設立之初,我們就在建行貸款了500萬元,用於水稻種植基地的項目建設。今年是我們公司投資擴產的關鍵一年,資金壓力非常大,又是建行在關鍵時刻給予我們支持。”韋大偉說,今年春天的時候,稻苗已經培育完畢,隻等種下大田。但是600公頃鹽鹼地開墾項目需要前期建設,缺少資金時,是建行鬆原分行為企業提供了1.9億元項目貸款。現在,水稻長勢非常好,正在進行項目收尾工作。
“針對高標准農田項目建設,我們創新金融產品,推進鄉村振興綠色信貸。”建設銀行鬆原分行副行長溫洪泰介紹,“當前,建行鬆原分行成立了大項目推動專班和綠色能源領導小組,專門負責綠色金融項目。圍繞風電、光伏、高標准農田建設等,嚴格落實政策導向,立足本地資源優勢,積極引導金融資源向綠色產業發展。”
近年來,建行吉林省分行充分發揮在基礎設施融資領域的傳統優勢,聚焦吉林省區域特點和發展需求,積極推進綠色金融與新基建協同發展,持續做好綠色基礎設施領域金融服務。
“我行已深耕低碳領域多年,為清潔能源、清潔生產、節能環保等企業持續提供金融支持。為地方建設起到助推作用,同時也為建行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建行吉林省分行相關負責人說,截至今年8月末,建行吉林省分行綠色信貸余額201.42億元,比年初增長19.27億元。
踐行擔當 增強穩外資穩外貿服務能力
金融支持“穩外貿穩外資”,是國有大行踐行“新金融”發展理念的必然擔當,一直以來建行吉林省分行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穩外貿穩外資”工作部署,認真落實吉林省委省政府關於“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系列實施意見和政策措施,更好滿足外貿外資企業發展,充分發揮金融助推器作用,支持外貿提質增效。
“我們主要從加大外貿信貸投放、培育客戶風險中性理念、推廣人民幣跨境結算、服務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保障跨境金融服務渠道暢通、搭建跨境貿易投資橋梁六個方面完善金融供給。”建行吉林省分行國際業務部總經理王萃介紹。
建行吉林省分行充分利用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優勢,降低外貿外資企業融資成本,滿足外貿外資企業國內生產組織需求。
“我們創新‘小微快易’產品,便利小微外貿企業開展交易。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對外資外貿企業開展一對一風險中性輔導。”王萃介紹,建行吉林省分行為外貿外資客戶提供匯率衍生、利率衍生等個性化服務,幫助外貿外資企業管理市場風險,2020年以來累計為企業辦理匯率衍生交易10多億美元。
不僅如此,建行吉林省分行積極推廣人民幣跨境結算,全力做好企業跨境人民幣綜合服務,支持優質外貿外資企業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創新多場景跨境人民幣產品,幫助外貿外資企業規避匯率風險。2020年以來累計為企業辦理跨境人民幣結算近400億元。
用好外匯便利化政策,服務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建行吉林省分行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契機,提升外匯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和水平, 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金融服務新路徑,保障跨境金融服務渠道暢通,為外貿外資企業提供覆蓋支付結算、資金交易、貿易融資等服務。
發揮金融科技優勢,建行吉林省分行搭建跨境貿易投資橋梁,促進產業鏈跨境供需對接,為企業提供信息發布、精准匹配和智能推送等服務,助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2020年以來累計注冊跨境撮合平台用戶近500戶。
堅守普惠情懷 精准滴灌民營小微企業
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是促就業、扶創業、活躍市場的重要力量。近年來,建行吉林省分行堅持金融為民,牢記“國之大者”,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拓展金融服務廣度和深度,千方百計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促進普惠金融業務高速高質高效發展。
長春博瑞馳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業務包括生產銷售線束、三元催化轉化器等汽車零部件的公司。早在2010年公司剛剛成立的時候便和建行合作,公司流水、代發工資等基本業務都由建行完成。
“近年來,公司逐步發展壯大,貸款需求也多了起來公司產品升級、研發投入等需要資金。”長春博瑞馳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總經理田志華說。
談及和建行的合作,田志華坦言,“我們有一部分原材料是進口的,因為疫情等原因,原材料到貨周期加大,加之產品有大於訂單量的安全庫存,並且有一定的銷售周期,中間大概有四個月的時間需要大量的現金流支撐,因為有了建行的幫助,公司才能發展無憂。”
“以前在做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的時候,存在量小、面窄的特點,如今,大數據、雲計算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為互聯網融資提供了可能。”建行吉林省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張曉麗介紹,該行踐行新金融理念,在傳統業務的基礎上,於2017年推出了“小微快貸”系列產品,通過全線上的貸款模式,創新出數字化經營模式,使業務數據化、標准化、制度化,重構了信用發現機制,重建了信貸作業流程,讓客戶可以全流程、網絡化、自助化操作,按需在線上支用、還款,實現銀行貸款立等可貸。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建行吉林省分行不斷下沉服務重心,以延期續貸、綠色通道、特色產品等金融服務舉措,將穩企業保就業和發展普惠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更好地結合起來,全力以赴促進企業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推動經濟社會恢復發展。截至今年8月末,建行已累計為2.48萬戶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提供903.94億元貸款資金支持﹔為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辦理12292筆,提供27.49億元延期續貸支持。
同時,建行吉林省分行在全省9個地區建立普惠金融事業部,累計打造百家普惠金融特色網點。在做好產品服務、平台構建及組織架構的同時,建行吉林省分行聯合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於今年1月份將市監廳“e窗通”的一站式企業開辦和便企服務功能引入“惠懂你”APP“智慧市監”專區,實現了小微企業移動端開辦服務流程的數字化升級,新增“企業開辦”服務移動渠道的線上辦、隨時辦、智能辦。
此外,分行高度重視“專精特新”企業金融服務工作,全行統一目標,協同高效推動“專精特新”企業高質量發展。
堅持建立高效服務體系,切實提高服務質效,打造服務“專精特新”企業的“六專”體系,為吉林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提供鼎力支持。
分行設立專門服務機構,成立長春科技支行,賦予支行科技金融業務的先試先行權,聚焦科創產業集群,帶頭破解“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瓶頸問題。打造科創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樣板間。同時,與各產業園區合作搭建“創業者港灣”,為“專精特新”企業客戶群體延伸提供一站式綜合金融服務。截至今年8月末,分行支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376戶,貸款余額76.4億元,本年累計投放貸款40.33億元,支持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9戶,金額34.19億元。
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活水”
產業興旺、鄉村建設、農民致富背后,是金融業強有力的服務支持。對此,建設銀行吉林省分行給出的答卷是:立足吉林農業大省、糧食大省的省情實際,發揮綜合服務優勢,加大科技賦能力度,積極探索特色金融產品,進一步將金融服務延伸到鄉村和田間地頭,以金融力量推動吉林鄉村振興之路。
在吉林省肉牛的諸多優勢中產業龍頭優勢尤為顯眼,以皓月集團為代表的加工企業,對肉牛發展起到了強勁的拉動作用。2021年,吉林省先后出台了《吉林省“秸稈變肉”工程實施方案》《吉林省做大做強肉牛產業十條政策措施》等一報告中,明確提出支持皓月集團200萬肉牛產銷一體化建設。
建行吉林省分行緊跟省委省政府政策導向,持續推動金融資源向“三農”匯集,保障鄉村振興金融供給。近年來,分行與皓月集團深入開展合作,雙方通過不斷探索,打造了“公司+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戶”肉牛全產業鏈合作模式,攜手助力吉林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促進畜牧業繁榮發展。目前,已為皓月集團發放貸款14.98億元,為上游供應商和下游養殖農戶辦理供應鏈融資87筆,金額1358萬元。
近年來,建行吉林省分行聚焦吉林省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黑土地保護工程,做好糧食全產業鏈金融服務,扛穩服務國家糧食安全重任,助力吉林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分行圍繞糧食生產全產業鏈,創新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全供應鏈模式、搭建糧食產業鏈,助推現代農業發展,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重點支持吉林新天龍、吉林梅花、吉林省農投等一批國家級、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截至今年8月份,分行涉農貸款余額375.65億元,新增3.16億元,農戶生產經營貸款余額22.06億元,新增6.96億元。
新動能驅動新發展,新發展創造新格局。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建行吉林省分行將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深化新金融行動,在新金融的土壤裡精耕細作,讓金融活水流向最需要的地方,持續、穩定助力經濟社會發展,以金融之力描繪發展新畫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