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捎話|群眾給吉林省委書記建言:大力支持省屬高校“雙一流”建設 吸引更多人才來吉
人民網長春3月3日電 (關思聰)“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近日,吉林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給省委書記留言,建議吉林省出台相應政策,支持省屬高校“雙一流”建設,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為吉林振興助力。
網友留言。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截圖
“‘雙一流’高校數目是衡量一個地方教育水平的重要標准,目前長春理工大學有A類學科,並且光學目前是卡脖子項目,我覺得如果省裡面大力支持,那麼還是很有機會入選‘雙一流’。”該網友還在留言中表示,教育強國,教育資源上去了,才能吸引更多大學生來吉林上學工作。如果長春理工大學入選“雙一流”,可以和東北師范大學互補,一個文科一個理科,對於吉林省的發展將大有好處。
網友留言后,該問題引起了吉林省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吉林省委辦公廳網絡輿情處第一時間將留言轉交吉林省教育廳,要求對留言事項積極協調處理。
吉林省教育廳回復了網友的留言,並對吉林省高校建設工作進行了詳細闡述。
官方回復。人民網“領導留言板”截圖
多措並舉 大力支持省屬高校建設
“雙一流”建設以來,吉林省牢牢堅持“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核心要求,緊密結合吉林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實際,緊緊圍繞新一輪振興發展需求,採取多種措施,支持長春理工大學建設。
統籌規劃,形成推動建設整體合力。吉林省始終把“雙一流”建設作為引領和帶動高等教育內涵發展的重要舉措,納入吉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十四五”規劃,全面形成“雙一流”建設的省校協同工作機制和全社會的推動合力。
實施省校共建,加大支持力度。吉林省始終把省校共建作為推動“雙一流”建設的重要舉措。“十三五”期間,省政府分別與國家6部委簽署共建協議,支持吉林省高等教育發展。其中2016年7月,省政府與國防科技工業局簽署共建協議,通過採取加大經費投入、項目傾斜、政策扶持等措施,支持長春理工大學加快建設。
實施“雙特色”建設,提升學校整體建設水平 。2018年,省政府印發《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大學、特色高水平學科專業建設項目實施方案》(吉政發〔2018〕17號),全面啟動“雙特色”建設,將長春理工大學納入“雙特色”建設整體布局,將其列入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項目A類名單予以重點支持,有16個學科入選特色高水平學科名單。
實施“世界一流學科”培育計劃,力爭實現新突破。2021年,我省全面啟動我省“世界一流學科”培育工作,將長春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3個學科納入培育范圍,擬通過資源整合,政策扶持和加大投入等舉措,支持學科加快發展,力爭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行列。
初見成效 人才隊伍儲備方興未艾
學科建設水平穩步提升。化學學科、材料科學學科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居世界前1%,實現了歷史性突破﹔新增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種碩士專業學位類別,5個國防特色學科。
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深入推進,在國內率先成立王大珩未來技術學院,成立了吉林省首個人工智能學院,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科學技術尖端領域前沿問題,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1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4個、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專業17個﹔學校被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吉林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科學研究呈現良好勢頭。長春理工大學堅持科研興校,突出科技創新在學校發展中的帶動作用,新增科研立項187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人文社會科學高層次項目等均有突破﹔科研經費到款8.91億元﹔加入了由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牽頭的B8協同創新聯盟﹔成立了軍民融合研究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與重慶兩江新區聯合建設重慶研究院,在廣東佛山建立了科技成果轉化中心﹔代建代管的長春中國光學科學技術館成為我國重要的科普工作示范基地和社會實踐教育基地。
人才隊伍水平整體提升。長春理工大學完善引育留並舉的人才政策體系,持續推進“興光人才”工程,初步形成以“大珩學者”“大珩教學名師”為引領,以“大珩青年學者”“大珩青年教學標兵”為梯隊的人才隊伍﹔全職引進高層次人才6人,智力引進專家學者20人﹔教師獲得國家、省、市級榮譽稱號62人,獲評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1個、吉林省黃大年式科研團隊2個。
梳理思路 持續推動“雙一流”建設
下一步,吉林省擬實施新一輪省部共建,在“十四五”期間推動國防科技工業局與省政府共建長春理工大學,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領域支持學校建設。推動高校建立健全人才引培新機制,支持高校通過長白山人才工程項目等措施,大力引進學校發展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引領和帶動學校建設發展。啟動“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培育工作,建立省校兩級推動機制,加大政策扶持、項目傾斜和資金投入力度,支持長春理工大學已立項建設的學科實現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
2022年全國兩會將於3月召開,日前,人民網“2022年我給兩會捎句話”活動已經正式啟動,面向社會各界征集建議。歡迎到“捎句話”活動裡提出您的建議,為家鄉的繁榮與國家的發展建言獻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