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人民日報關注吉林全國技術能手:將技術做成藝術 將細節做到極致

——記全國技術能手、一汽集團研發總院高級工程師楊永修

本報記者  孟海鷹
2021年12月18日08: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差不多不行,合格也不夠。”這是楊永修在數控試制加工中始終堅持的理念——將技術做成藝術,將細節做到極致。

  1987年出生的楊永修是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研發總院高級工程師。2010年參加工作以來,憑著一股韌勁,他的技藝不斷提升。

  楊永修說,發動機缸體上有100多個孔,許多形位精度皆需控制在0到0.02毫米之間,“我們已將精度控制到0.015毫米——相當於一根頭發絲直徑的1/4到1/3”。

  12月7日,在一汽集團研發總院試制所數控加工中心車間,記者見到了楊永修。年輕的面龐,淡淡的笑意,說話謙和,走路帶風。

  車間的刀具架上,陳列著百多件刀具。楊永修從架子最下面取出一個長相獨特的大家伙,細細長長的螺杆足有尺把長。

  “當初沒少吃它的苦頭。用得好它是槍鑽,用不好簡直是子彈。”整整兩個月,楊永修專心致志,苦練不輟,終於拿下了這門技藝。

  “鑽研、認干、吃苦”,師傅董立忠這樣評價楊永修,他不會的,不弄通弄懂不罷休,白天沒搞明白,晚上不下班。

  現在,楊永修已成為數控界有名的多面手,能夠熟練操作不同數控系統、具備多款軟件編程及多台數控設備操作和復雜刀具設計改制等技能。

  近年來,楊永修主要承擔紅旗自主研發的發動機、變速箱及底盤等核心精密零部件的數控加工工作,先后完成了30余項國家級、集團級重點項目的試制任務,累計攻克130多項技術難題。

  “聽機床的聲音、摸產品平滑度,我能夠判斷出機床的運行狀態。”站在數控操作台旁,楊永修說。

  2010年,楊永修從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數控技術專業畢業后,被分到數控班組當工人。

  “第一次拿銼銼錘子,磨得手都是大泡。”楊永修笑著說,但他並不覺得苦。

  動手更要動腦,畢業一年后,楊永修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必須有前瞻性,才能跟上時代。”

  剛開始,面對機床系統知識、各種編程軟件,楊永修感覺像在看天書。笨功夫就是好方法,他拿出筆記本一頁頁抄、一本本抄。問題一個個解決,成果一個個出來。楊永修在研發一線工作中總結技術資料23篇,累計獲得國家專利18項。

  幾年前,一次偶然的外出學習機會,他發現某個型號的數控機床,在精度調試上還有上升空間。他潛心研究,專門就此發表論文,提出可能性解決方案。

  去年,恰巧單位引進了這種設備。之前的研究派上了用場,全心鑽研一個月后,楊永修提煉總結出全新的三步操作找正法,使得轉台調試效率提升70%以上,精度達到0.012毫米以內。

  “沉下心來,做好做實,不斷創新。”楊永修說。

  楊永修的徒弟丁園2020年獲得全國首屆多工序機床操作調整工比賽二等獎。他說:“修哥經常加班,既言傳又身教,我們都佩服他。”

  一汽集團研發總院有設計、試制、試驗3個重點環節,試制屬於承上啟下的中間環節,精度要求高、技能要求高、復雜程度高、技能切換頻率高,批量小品種多,對適應能力有特殊要求,幾乎每天都要嘗試新的工作。

  傳幫帶是現實需求、是責任,也是傳統。這些年,楊永修積極發揮高技能領軍人才的示范作用,成立了楊永修數控加工師徒工作間和集團勞模創新工作室。圍繞項目攻關、技術創新、人才培養三大方面,開展快速試制、集成制造等多項試制技術研究,培養了一批高技能人才。自2016年以來,工作間累計培訓710多人次,自主解決技術難點60多項,團隊成員獲得國家級榮譽23項,為集團公司培養、儲備了更多技術過硬的高技能人才。

  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楊永修一路奔跑,成就了自己,也成了別人學習的榜樣。

  不少學校請他去講課,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楊永修總會講他自己總結的“三心”:保持上進心,人生才有更多路可選﹔堅守責任心,路才能越走越寬﹔葆有一顆恆心,才能一路堅持直至成功。


  《 人民日報 》( 2021年12月18日 05 版)

(責編:關思聰、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