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全媒體新故事長春計劃|組建校外資源“朋友圈” 打造育人聯盟“學習圈”

2021年11月25日09:17 |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小字號

在明德小學五年五班東北民俗主題班會上,學生們通過小品的方式,展現年俗文化。

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們更客觀、真實地了解社會。

“參觀東北民俗博物館后,我們幾個同學一起完成了一個小品,把大家印象深刻的東北民俗融合在一起,表演出來。”

“自從學校倡導組建家庭圖書館后,我們家的讀者由一家三口增長到親戚、鄰居、同學,大家一起分享閱讀,我更有成就感了。”

“第一次走進吉林省科技館上課,覺得很新奇,也對科學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

……

日前,在“雙減”大背景下,朝陽區舉辦中小學校外育人聯盟第二期簽約儀式,學生們紛紛上台分享“走出校園”的學習心得。

這已是朝陽區校外育人聯盟持續推進的第4個年頭。自2017年4月至今,23家單位、社會機構加入聯盟,與朝陽區教育局攜手,為學生們搭建更廣闊的學習實踐平台,構建起成長與發展的完整“學習圈”。

課程延鏈

實踐活動串聯學科融合

走進明德小學五年五班,一股濃郁的東北風扑面而來,窗戶上貼著學生們剪的窗花,牆上挂著學生們畫的東北十八怪簡筆畫……

“我們這次班會以東北民俗為主題,孩子們用不同的形式展示東北民俗博物館觀后感。”班主任方丹介紹,學校延長參觀實踐學習鏈,結合語文、美術、音樂等學科教學,開展了東北民俗美術創作、秧歌舞創編等活動,並在班會上做總結匯報。

一支火辣熱情的秧歌舞拉開班會序幕。隨后,學生們分別從吃穿住行等不同角度解讀東北民俗文化。“參觀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年俗文化,貼春聯、放鞭炮、包餃子時餡裡放糖或硬幣。”學生王賀言說,這也成為同學們一起創作小品《新年到》的重要素材,“老師還幫我們增加了東北方言,讓我們的小品更有東北味。”

炕琴、靰鞡鞋、爬犁等老物件在學生們的精彩呈現中一一亮相,更加立體地再現了家鄉熱土的獨有性情。

“自區教育局組建校外育人聯盟后,我們充分挖掘聯盟資源,結合傳統文化主題,帶著孩子們走進東北民俗博物館、長影舊址博物館等,館校聯合舉辦系列活動,將書本中、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在實踐體驗中印証、升華。”明德教育集團德育總監林可介紹,豐富的活動形式搭配課堂教學,讓孩子們全面深入地了解歷史,了解家鄉,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升社會責任感。

量身定制

專題開發培育特色文化

從一面書牆到改建圖書館,從一家三口到擁有百余名讀者,從日常閱讀到組織50余次讀書活動,這是朝陽實驗小學原六年七班學生付斌峰組建家庭圖書館三年來的變化。

時間回溯到2018年,朝陽實驗小學與省全民閱讀協會聯手推廣家庭圖書館,“有一次,我們正在舉辦家庭讀書會,正好姑姑一家來串門,便加入其中,從那以后,越來越多親戚朋友陸續加入,規模也越來越大。”付斌峰說,爸爸將車庫改建成圖書館,也吸引了小區內鄰居的加入,漸漸地,家庭圖書館變成了連接學校與社區的閱讀驛站。

付斌峰的家庭圖書館僅是學校聯合省全民閱讀協會創建書香校園的一個縮影。幾年來,在協會引領下,學校逐漸形成了“三段讀書常態化”“一堂三會校本化”“五真寫作特色化”“生態閱讀全域化”的特色書香文化,學校副校長王明珠介紹,“當前,我們正在策劃與更多聯盟成員合作,組建家庭圖書館聯盟,共享圖書資源,舉辦讀書交流活動,培養小志願者,讓家庭結伴而行,促進全民閱讀。”

幾年來,朝陽教育不斷嘗試走向社會,按學生需求設計活動方案,為學校量身開發課程資源,慧達小學與省京劇院聯合推進京劇教育,讓京劇走進課堂﹔省交響樂團與多所中小學舉辦“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提升學生藝術修養……一系列鮮活的教育活動,潤物無聲,在學生健康成長過程中留下多彩印記。

課堂“搬家”

情境設定拓展學習空間

日前,朝陽區中小學生第十一屆“陽光杯”科技創新大賽在省科技館舉行,在機器人相扑對抗賽、雙翼遙控飛機比賽等賽場上,科技小達人們揮動著想象的翅膀,一步步向科技夢想靠近。

對於朝陽區中小學來說,省科技館相當於學生們的第二課堂,到省科技館上物理實踐課、化學微課,參加科技創新大賽,已成為一種常態。

本著“走出去辦教育”的思路,區教育局立足教育性,注重趣味性,突出實踐性,確保安全性,先后與省科技館、省市圖書館等23家單位、社會機構簽約,組建校外育人聯盟,為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載體和多維的實踐空間,全力推動“雙減”落地。(來源:長春日報 撰稿/朱怡 攝影/孫建一)

(責編:馬俊華、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