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熊貓”變身記——公主嶺市推進黑土地保護工作記事

2021年04月26日09:18  來源:吉林日報
 
原標題:耕地“熊貓”變身記

谷雨至,萬物生。隨著氣溫回暖,吉林大地進入春耕階段。中國玉米之鄉——公主嶺市,鐵牛破土,金種落地,春播正酣。

如何扎緊“糧袋子”,守住黑土地保護底線,扛穩糧食安全重任?一場黑土地保衛戰打響。

用養結合 黑土“重生”

“我這已經開始保護性耕作5年了,差距可不是一般的大啊!”站在田埂上,說起黑土地保護帶來的好處,李振軍滔滔不絕。

李振軍是朝陽坡鎮東興隆農機作業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他腳下的土地正是公主嶺市黑土地保護項目的試驗示范區。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更是農民增收致富之源。隨著傳統耕作方式的破壞和自然風沙的侵蝕,曾經“肥”得流油的黑土變得“營養不良”。“這地也上‘歲數’了,越來越沒勁兒。”望著陪伴自己半輩子的“戰友”,李振軍滿眼心疼,又束手無策。

2015年,我省啟動推進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項目。公主嶺試點地區工作全面鋪開,按照“增、保、養、調”的技術路線,因地制宜,綜合施策。

李振軍乘著政策的東風,開始了自己的農業“轉型升級”之路。秋季玉米機械收獲后,將秸稈粉碎覆蓋地表(秸稈粉碎效果不好的需進行二次粉碎),採用大馬力拖拉機配套的翻轉犁進行深翻作業,深度達到30厘米,然后在秋季和春季重耙兩次。

“科學種地真是不服不行,這種玉米秸稈全量粉碎翻壓還田技術,帶來的直接效果就是每公頃玉米增產10%左右。”去年在遭遇3場台風侵襲的情況下,實施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地塊幾乎沒有倒伏,土地“肥”了,玉米根系如八爪魚牢牢抓地,在蓄水保墒、穩產增產上存在明顯優勢。李振軍嘗到了甜頭,今年,合作社700公頃土地將全部採用秸稈全量粉碎翻壓還田技術。

做好黑土地保護利用工作,是把“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落到實處的重要抓手。2015—2017年公主嶺市實施黑土地保護面積10萬畝,2018—2020年實施黑土地保護面積50萬畝,有效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質,受到了廣大農民認可。

耕地有方 糧收滿倉

雙城堡鎮偏臉城村西側的玉米地裡,3台大馬力拖拉機牽引免耕播種機同時作業,興邦家庭農場農場主崔學彪拿出手機輸入信息,自家地塊施肥情況一目了然。

“土是搖錢樹,肥是聚寶盆。”肥料是促進作物生長最關鍵的營養。然而過去農民缺乏科學施肥的知識和技術,為了增加產量,施肥“一炮轟”,氮、磷、鉀肥配合施用與作物土壤實際需求不匹配,反而造成了土壤板結,削弱土地肥力。

農業生產過度依賴化肥,對土地掠奪經營,必將為糧食持續增產埋下隱患。為了引導農民科學合理施肥,公主嶺市農業技術推廣總站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項目,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載體,以應用大數據平台為手段,從發放施肥卡到建立專家施肥系統,推進化肥減施增效向縱深發展。

“每年糧食收獲以后,農技推廣人員都會在我家地塊選取4個點採集土樣,通過土壤樣品分析,為我們提供專業的指導建議。”崔學彪告訴記者,隨著黑土地保護意識提高,越來越多的環保肥料出現在田間地頭。

前不久,興邦家庭農場500多公頃的土地鋪上了堆漚肥。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將畜禽糞便與秸稈堆漚發酵,不僅能讓糧食籽粒飽滿,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最大化。

近年來,公主嶺市實施測土配方施肥、黑土地保護、秸稈綜合利用等項目,化肥施用總量逐年下降。在東遼河流域實施綠色高產高效項目增施有機肥10.3萬畝,黑土地保護和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增施有機肥20.8萬畝。2020年全市化肥使用量27.27萬噸,較去年減少約1.14萬噸。

護好“飯碗田” 做優可持續

南崴子鎮六家村,玉米壟由寬變窄,秸稈覆蓋的地表壟壟分明。牛清國撥開地裡的秸稈,鬆軟的黑土泛著油光,用手一摳,還能看到蚯蚓。

“經過幾年的保護,地力明顯提升,每畝地糧食產量增加了200斤,黑土地回來了,我們的日子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公主嶺,像牛清國一樣靠著保護黑土地富起來的農民還有很多。

5年的實踐,公主嶺已建立起完善的黑土地保護與利用體系,項目區參與秸稈還田、有機肥積造技術實施的合作社等社會化服務組織達到90個以上。

通過項目的實施,使項目區耕地地力平均提升0.54個等級﹔土壤有機質平均提升3.2%﹔耕層厚度平均達到30.5厘米﹔共建立耕地質量監測點20個。

一串串可喜的數字,是公主嶺推進黑土地保護工作的碩果,也是保証糧食產量穩定在60億斤以上水平的底氣。在夯實國家糧食安全方面,公主嶺探索出可復制、可推廣、接地氣的公主嶺市秸稈粉碎翻壓還田綜合配套技術模式,2018年被農業部列為東北黑土地保護利用技術模式之一。

農穩則天下安,黑土地保護正在嶺城大地煥發新的生機。實干前行,使命催征,一幅農業高質量發展畫卷在廣袤的黑土地上徐徐展開。(記者王偉)

(責編:馬俊華、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