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起點上保障糧食安全——榆樹市春耕備耕見聞

2021年03月29日09:21  來源:吉林日報
 
原標題:在高起點上保障糧食安全

優質種子、有機肥料陸續入戶﹔一排排農機檢修完畢、整齊待發﹔科學春耕的先進理念、技術,送到農戶地頭、炕頭。3月下旬,榆樹市春耕備耕如火如荼。

毫不放鬆糧食生產,“夯基礎、穩面積、攻單產、提產能”,種好旱田、水田、菜田,打好產量牌、綠色牌、效益牌,已成為榆樹市保障糧食安全新的突破口。

補齊“三農”短板

向基礎設施要產量

“我們的50公頃高標准農田裡氣候土壤自動監測、自動化除虫等設備一應俱全。與普通稻田相比,高標准稻田農機作業效率及生產質量明顯提高,水稻品質好,價格也更高。今年的春耕備耕,我們的肥、藥年前就挑選好了,精准、綠色。”走進榆樹市保壽鎮民悅農機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禹慶邊檢查農機邊告訴記者。

據了解,截至2018年末,榆樹市已完成高標准農田建設173萬畝,2019年至2020年建設29.2萬畝,累計建成202.2萬畝,到2025年,計劃累計建成300萬畝。通過高標准農田建設,積極推進田、林、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改善農田水利設施,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提升耕地質量,達到糧食穩產保供的工作目標。

同時,榆樹市加快實施了水利工程建設。積極推進“引鬆花江水入榆”“卡岔河治理”等系列工程,有效解決水資源不足問題,確保防洪灌溉能力持續提升。

轉變生產方式

讓更多新型經營主體發揮作用

榆樹市五棵樹鎮天雨合作社春耕備耕工作已經進入尾聲。全程機械化,讓種地變得簡單而高效。“去年秋收,我們收割機+人工拾穗+秸稈還田機+整地機,不僅解決了受台風影響秋收難、整地難的問題,還能將部分秸稈還田,為今年秸稈全部還田打個提前量。”合作社理事長王甫說。

榆樹市積極轉變生產方式,以農民合作社為紐帶、以種養大戶和家庭農場為骨干、以產業化龍頭企業為支撐,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發展,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據了解,榆樹市通過出台政策措施,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合理定位,提升發展規模和質量,促進生產性經營主體和服務性經營主體協調、多元融合發展。在資金上重點幫扶。充分利用中央財政農業生產發展資金和省市級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資金,鼓勵支持龍頭企業、種植大戶、農機大戶和農民致富帶頭人,領辦創辦各類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形成具有榆樹特色的土地托管、代耕代種、股份合作、統種分管、家庭農場、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等經營模式。

在融資上破解難題。採取貸款貼息等方式,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促進適度規模經營。要加快農機化步伐,通過政策支持,責任落實,促進農機化進一步提升,為合作社的發展提供強大動能。榆樹市加強示范帶動作用,促進經營主體發展。通過開展家庭農場示范場、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創建,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及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認定等活動,推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范健康發展。積極總結推廣五棵樹鎮天雨種植合作社等先進農民合作社經驗,通過三產融合發展,延長產業鏈,安置村民就業,探索出鄉村振興好路子。積極強化職業培訓。通過認真落實新型經營主體扶持資金,轉變培訓方式、實訓方式、服務方式,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帶頭人。

抓科技、打品牌

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

近年來,榆樹市持續打造“黃金”名片、“白金”名片、“純金”名片。通過創建玉米現代產業園等方式,不斷優化玉米產業鏈條。通過推行標准化生產、基地化建設、產業化經營、品牌化發展、全程化追溯的“綠色有機稻米品牌工程”,不斷優化榆樹大米“白金”名片。積極推廣榆樹黑豬肉、豆制品、棚膜蔬菜和系列純糧白酒等農特產品,不斷加快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致富的步伐。

農業發展,更需要科技支撐。榆樹市通過與省農科院戰略合作,加快培育高產玉米品種,不斷提高玉米的產量,種好旱田,打好產量牌。通過水稻科技園區建設,打造萬畝綠色水稻良田,全力提升榆樹大米的品質,種好水田,打好綠色牌。著力推進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管理、規模化經營、集約化生產,加快建設一批區域特色明顯、市場知名度高、經濟效益好的特色鄉鎮、特色棚膜產業園區,促進特色蔬菜基地因地制宜區域化發展,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屯一項”的專業化生產格局,實現規模效益最大化。要通過在棚膜產業升級改造擴容增效方面發力,真正把種好菜田作為農民致富的重要途徑。種好菜田,打好效益牌。

據介紹,2021年,榆樹市棚膜園區發展到115個,棚膜面積7.2萬畝,棚膜蔬菜產值實現30.5億元,惠及10萬農戶,人均增收3000元。

榆樹市耕地面積586萬畝,其中黑土地面積558萬畝,佔耕地面積98.1%,佔全省黑土地面積近1/5。

2021年,榆樹市將落實保護性耕作300萬畝,比上年增加100萬畝,測土配方施肥實現全覆蓋,依托農村環境整治,大力推廣積送農家肥,使農村垃圾變廢為寶,在促進土壤結構改良的同時,淨化鄉村人居環境。榆樹市將持續推進黑土地保護示范區、現代農業先行區、產業融合樣板區“三區”建設,通過與省農科院戰略合作,重點加強優良品種等項目示范示驗基地建設,實現把握安全,夯實產糧“底數”﹔聚焦提質,加快發展“轉數”﹔瞄准增效,做大融合“系數”。同時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利用資源優勢,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相關產業項目早落地、早投產、早見效。加大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力度。堅持政策資金保障,實現玉米防螟和水稻航化全覆蓋,為農業的豐產豐收打下堅實基礎。堅持由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集聚生產要素,優化資源配置,形成緊密的利益連接機制,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尤其要政策支持榆樹特色鮮食玉米產業發展,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記者孫翠翠)

(責編:馬俊華、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