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書記和他的“攻堅”戰友:扶貧路上結伴同行

2020年07月08日10: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駐村書記和他的“攻堅”戰友:扶貧路上結伴同行

東北鄉村的農閑時刻,不意味吳迪可以停下來休息。綠油油的稻田地旁,他查看水稻的長勢,這關系到貧困戶們年底的分紅情況。“連續下了好幾天雨,鄉親都惦記。”

吳迪對現場拍照,而后發到工作群,群裡成員都是他在脫貧攻堅戰裡的“戰友”。“情況不錯,但是不能大意。”吳迪的發言馬上得到回應,“戰友”們表示會重點關注綠化環境整治,也會盡快踏查養殖戶。

吳迪是吉林省永吉縣一拉溪鎮北陽村駐村第一書記,他的“戰友”來自剛成立不久的村委會,成員包括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梁學生,會計呂海峰,以及從原單位派出支援的兩名同事。“他們是村裡的帶頭人。”吳迪說。

實際上,北陽村的財富還包括:村集體控股的公司已完全市場化運營﹔投資到家庭農場企業的40多萬元股份﹔免費且安全的自來水﹔四通八達的村路,及至關重要的人心所向。

北陽村坐落於永吉縣的邊緣地帶,曾是省級貧困村,交通閉塞且產業少,農民的收入完全“看天吃飯”。附近村落形容這裡是“好男不留、好女不嫁”的地方。

吳迪說,2016年3月他上崗第一天來到村門前,不知道怎樣和村民開口,也不知道工作的第一步該怎樣安排。“第一印象是這裡沒有生機,死氣沉沉。”

艱難的工作開始了,村裡有能力、想做事的人不斷外流。吳迪除了要做好引進項目和扶貧的具體工作之外,開始不斷找村裡有想法、能干事的人聊天。

梁學生曾是村會計,了解村裡的大事小情。吳迪與其志趣相投,還發現對方掌管資金、控制成本頗有經驗。“他說他在村裡長大,不願意看到村子就這樣窮下去。”吳迪與其徹夜長談時,對方“掏心窩說了實話。”

2018年4月,原村書記因個人原因辭職,吳迪主動向組織提出申請,“第一書記兼村書記”,做“全職書記”。吳迪在不違背工作原則的情況下,讓梁學生更多地參與到村委會及扶貧具體工作中,考察其真實能力。

吳迪發現,梁學生已經快50歲了,“仍時刻想把工作做好。”村部無人時,他會主動留下來值班,“24小時打電話都有人接聽。”吳迪鼓勵他競選村主任:有能力的人要承擔更多責任,自己圖清閑是對不起父老鄉親。

2019年,梁學生擔任村支部書記兼任村主任。吳迪說,他將主要精力投放到扶貧攻堅時,梁學生有條不紊地讓村部運作起來,“修路造價、防疫站崗,安排得非常明白。”吳迪說,他知道自己和村民都沒有看錯人。

村委會也急需新鮮血液,為了讓呂海峰將精力和事業放到村裡,吳迪還找到其父母、舅舅做工作。

34歲的呂海峰是村裡為數不多的年輕人。每年的春秋兩季,他都會帶領村民外出承包綠化工程,在村裡頗具話語權。“我在外面一年賺六七萬,回村裡任職太耗精力。”呂海峰曾多次拒絕吳迪的邀請。

吳迪最后找到其父母做了很久的工作,呂海峰最終決定將事業重心挪回村裡。7月1日那天,也正是他入黨的時刻。“我還算年輕,應該為村裡做點事。”呂海峰說。

如今北陽村已是全鎮考核中的一類班子。吳迪認為,如今的扶貧工作隊算是“人心所向”。

2019年年末,72歲的陳洪亮是村裡最后一戶脫貧的貧困戶。原來的40平方米泥草房早已變成了60平方米的平房,房前屋后種上蔬菜,家裡還養了30多隻雞。

“我家和我們村已經和原來不一樣嘍。”他說。(石洪宇 孫博妍)

(責編:馬俊華、謝龍)